2022-2023学年第二学期陆渡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

作者: 时间:2023-02-24 点击数:

2022-2023学年第二学期陆渡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

一、指导思想:

坚持以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为着眼点,扎实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,提升全体教师执教能力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。力争常规工作有新路,重点工作树新势,教学质量创新高,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,全力打造区域内品牌学校。

二、工作要点

(一)强化质量兴校,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。

做好三件事:

一是要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要求。

二是要大力加强活力课堂建设。

三是要积极推进校本教研。

1.以进一步推进“三年强校计划”,以教学方式转型,提升优化完善导学案为撬点、突破口和着力点多举发力,来向课堂教学要质量,立足课堂教学,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,继续落实好“三精三学活力课堂”的课堂教学模式,开展有个性、多样、有效的优质课堂的探索,构建有学科特点的有效课堂。通过学科半日研修活动,推广备课组主题化活动,进行导学案设计、课堂备课、作业设计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研讨评比活动,以此来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。

2.认真落实教学“六认真”,尤其是继续着重打造“学科半日活动”教研组、备课组活动,规范备课、做好二备的工作,提升和优化设计教学过程,写好教案。

3.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装备应用能力,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,继续深入研究运用极课大数据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,研究课堂观察平台如何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,指导师生利用太仓智慧云等各平台的资源更好地进行教与学活动,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质量。4.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,合理设置基础性课程、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,科学设计课程的组合性和选择性,在课程实施中,结合教学实际,合理安排教学进度,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。逐步推进社团活动的课程化建设,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课程服务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
(二)强化精细化管理,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

1.抓细节管理。一是要管好细节。二是要细化管理。三是要强化考核。

2.抓好持久管理。一是要使常规成为师生的习惯。二是要使教学管理成为常规工作。

全面落实教学常规,继续进行“三精三学课堂”的实践。同时,加强校本教研,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。

(1)努力提高课堂效益,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,坚决杜绝满堂灌的现象。继续探索“三精三学课堂”教学模式,全面推动我校“三年强校”的教研教改。

(2)每个教研组每月要有校本教研活动(有计划、过程、效果记录)。备课组每周都有活动,重点要放在教师集体备课上,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对一备进行研讨,形成二备,根据二备的情况各位老师针对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修改,形成三备,并且在授课以后必须进行教学反思、书写教学后记。同时注意教研组、备课组活动要有明确的主题,并围绕主题开展活动,形成活动成果。

(3)作业批阅做到认真、仔细、全面、及时、规范,坚持杜绝作业太多、太滥的现象,教师布置作业要精心构思和反复筛选,坚持杜绝布置学生做购买的成套习题。

(4)每科教师关注两头学生,要有培优补差计划,重视辅导过程和效果。

(5)学校每学期进行二次教学常规检查,并随时进行专项检查,尤其是青年教师,把检查情况及时予以公布,寻找优缺点,加以推广和改正。

(三)抓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,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

1.认真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。

2.做好迎考的准备工作,增强毕业班质量管理意识。

毕业班历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,教务处要认真分析和研究中考情况,抓好毕业班的教学工作,注重信息分析与整合,注重团结合作,协同作战,相互配合,同时认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,培养学生稳定的应试心理和应试能力,使班级间的差距缩小的同时一同提高。教务处在本学年着重做好服务,做好信息搜集与整理,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管理力度,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,保证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
二、工作举措:

1.加强教学常规化管理,促进制度建设。

教务处:巡课    七认真检查

教研组:教研活动  教研组长工作手册记录  计划总结

备课组:学科半日活动  导学案

注重常规教学管理,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教情和学情调研督导巡课制度,建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,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。同时教务处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量,及时通报情况。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督导机制,校级带头,带领行政团队及相关教研组长备课组长,对教师两大专业行为(备课教研和课堂教学)进行不同方式、不同主题的督导。

2.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,完善目标考核。

早读、初一初二中午数学小练、初三年级课堂管理、学困生、各科中考目标、各年级提优补差工作、社团课程开发、管理

加强教学过程管理,落实管理的每一个环节,加强对学生学情与教学质量提高的督查。

(1)学校成立以行政人员为主的抓教学教育领导班子,主抓校本教研方面工作的落实与检查,教务处负责教学常规与教师培训方面的检查。

(2)学校行政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,开展备课组蹲点、教学楼巡课、专项课堂调研和听推门课等活动,并及时反馈相关活动的结果,并与老师实时对接。

(3)组织好各类调研,及时做好质量的分析与反馈,达到以考促教,以考促学的目的。

(4)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,及时了解教学情况,及时了解他们的教育和学习情况,继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。

3.推行常态性学习制度,提升执教能力。

从新课标学习入手,与听课评课、导学案编写和课堂展示相结合

备课活动严格落实行政蹲点,规范基本流程。完善校本化的学科课堂观察量表,带着量表坐进课堂。常态化听推门课,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,对薄弱学科监督听课,以此来促使教师研究并研讨课堂,改变教学策略。

(一)理论学习:

1)学校组织邀请陆渡中学学科组的专家进行“活力课堂”专题理论培训和学习沙龙研讨。

2)参照《活力课堂评价标准》,由各个备课组利用学科半日研修时间在组内运用课例研讨的方式对“活力课堂的设计、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”等课题进行探讨。(教研组长以及各备课组的组长负责。)

(二)课堂实践

1)了解好课:通过陆渡中学学科组邀请校外专家和优秀教师

2)开展校内备课组导学案“命、析、评”活动,通过青年教师的命制、解析和资深教师评价等各项评比活动,提升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理解更深入,体会更深,同时促进组内教师的合作互助。

3)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评比、公开课导学案评比,作业设计评比等围绕“活力课堂”的各项各类评比。

4)开展校内校长公开课、骨干教师展示课、名师引领课等不同维度进行校本的研修,让青年教师感受身边优秀教师的活力。

5)通过陆渡中学学科组邀请校外专家和优秀教师,通过请进来、走出去的形式,让教师们打开眼界,看见好课,遇见优课,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,激发学校活力。

5.落实“双减”和“五项管理”要求。

重视作业设计、关注作业布置(明确时间)、严格作业批改和作业评比。

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,贯彻“双减”和“五项规定”精神,确保学生课间和必要的课后自由活动时间,确保学生“阳光体育活动”时间,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,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,保障学生健康成长。

6.推进课后延迟服务工作。

常态化看班、重视社团活动和培基和特色

重点工作:(另见附件)

1. 继续推进活力课堂建设

2. 改进优化学科半日研修

3. 抓实抓细课后服务工作

4. 创优学校课程基地建设


copyright@ 2022-2024 江苏省太仓市娄东街道金湾路25号   电话:051253458394 校长信箱:tcsldzx@szedu.com